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女生频道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71章 我超喜欢看

第671章 我超喜欢看

作者:看不惯我就自己写字数:1783更新:2024-05-13 04:58

粮票改成一整年可用,算是非常重大的改变。

实际上执行的是长期有效,到1975年又出文件确定只有当年有效。

会出这样的政策,说明京城粮店从63年开始的代存粮票业务量太大了,市民手里有大量的粮票剩余。

粮食定量没有增加,人的饭量又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减少。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京城的人吃的肉、糖、油等副食品更多了。

食用油的定量还是5两,糖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儿童可能多吃些,大人基本没可能。

算来算去,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有很多人吃的肉变多了。

不是说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粮票有多了,只是说有很多家庭出现了富余。

像秦淮茹家这种不够吃的肯定是还有大量存在的。

即使够吃的家庭,也会想着办法节省,勤俭节约不丢人,且已经养成了习惯。

阎埠贵好心建议道:“你这从乡下回来,其实可以带点红薯回来,蒸窝头的时候一起蒸熟了。”

“上午、下午的时候,用煤炉子的余温热了给孩子们垫垫肚子,他们的每顿饭就不用吃那么多窝头了。”

秦淮茹感谢道:“还是三大爷您过日子仔细。”

“我得好好和您学学,我下次让小铭的车帮我捎带点红薯回来。”

上个月有在粮店凭粮本购买,秦淮茹的家里还有红薯,不过这玩意不嫌多。

她自己时常有李铭准备好的小灶美食,但是为免招来闲言闲语,她家仨孩子吃得只算是还好。

小孩子管不住嘴巴,什么都会往外抖落,她不可能给太好的伙食。

现在有大院里的长辈给的建议,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往家里多带些土特产。

市场上的工业品变得紧张,已经敞开卖的慢慢又恢复为按票证销售,但是农副产品的产量还是有在增加的。

乡下的土特产总量没有减少,亲戚之间带点好东西并不会显眼。

李俊义也赞同道:“三大爷这个办法好。”

“下班回来,孩子们都说快要饿昏了,我每天做饭都火急火燎的。”

吴名深有同感,“我家的也一样。天气变冷了,现在是更容易肚子饿。”

“你们慢慢聊,我先回家看看孩子们。”秦淮茹留了一句话,回中院去了。

董大爷站着说话不腰疼,乐和和道:“关键还是要多给他们吃肉。不吃点肉,让他们吃再多的馒头也不顶饿。”

李俊义笑道:“那就要扯到提工资等级、发奖金的事了。今年去骨带皮的猪肉可是卖到了9毛一斤了,涨了好几分钱呢。”

吴名呵呵两声,“提工资、发奖金,那是一点影都没有的事。”

“上次的12条规定,点明了不准晋级加薪,不准乱发奖金、福利费和附加工资。”

没能升为四级工,曾让吴名很是抱怨了好一阵子。

95号院合伙建温室大棚,全院有了额外的收入,这才没有再计较。

李俊义打听道:“你们的火腿肠加工厂,12月份发了多少钱?”

工资没有保密的,吴名直言道:“我听说是发了30元。她们那里现在谈论最多的是年底分红的事。”

李俊义愣了一下,“没错呀!她们是集体企业,年底还有分红可以拿。”

董大爷疑惑道:“她们怎么可以分红?我听小铭说,加工厂欠了很多钱啊?”

吴名笑着解释道:“是欠钱了,除了银行的贷款,还有好几笔是欠总厂的,所以才有分歧才要讨论。”

“有的人认为全年算下来,欠了一屁股债务,没有分红的事。”

“有的人则认为,那是扩大再生产的借款,借款归借款,是公积金的范畴;分红归分红,两者是不同项目的。”

董大爷有些迷糊的说道:“听起来好像都有点道理。”

吴名意犹未尽的说道:“主要是没有哪个单位是像加工厂这样的。”

“其他厂欠钱那是欠银行的,只是临时的周转资金,账面上还是有盈余的;又或者是政策性的亏损,财政资金有补回去。”

“火腿肠加工厂要是清算下来,是要资不抵债,压根没资格分红。”

“但是,厂子的利润确实高高的,每个月好几万块的纯利润。”

李俊义点评道:“有点四不像。”

“一个月几万块,一年几十万的纯利润,比好些大厂的效益都好。”

吴名接话道:“就是因为这样,有好些人支持分红的主张。”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借钱入的股,想着早点把债还清了。”

董大爷问旁边没出声的阎埠贵,“老阎,你们的校办工厂一年多少块钱?”

阎埠贵随口道:“我们学校的早停了,之前也就千把块,都不够开工资的。”

董大爷夸起了院里的棒小伙,“小铭是真能干。不声不响带着职工们做出好大一番事业。”

“这次报纸怎么没有采访火腿肠加工厂呢?我觉得火腿肠这么好的东西,也是有资格上新闻简报的。”

李俊义也想到了,“对呀。连报纸上都没见报道。”

吴名同样有些纳闷,“是有点奇怪。”

阎埠贵揣测道:“可能大家都在搞学习班,一时半会儿没顾上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