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女生频道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69章 我也算是半个农业专家

第469章 我也算是半个农业专家

作者:看不惯我就自己写字数:1685更新:2024-05-13 04:58

帮忙购票而已,李铭、林国振的报销还是红星轧钢厂报销。

李铭也就没有客气,“回京城的车,海勃湾这边是几点发车?”

马站长回话道:“甘省兰城直达京城的43次列车,晚上9点上车。”

李铭在路上跟林国振商量过了,玩两天再回去,本来以为要自己去排队买票,有人帮忙安排更好。

“那我们就麻烦您了,后天晚上9点的可以么?我还没见过西北的大漠,我们想明天去看一下。”

马站长爽朗笑道:“没问题。明天让小唐给你们当向导,风景保证让你们满意。”

向导是必须要有的,省得进入了不该进入的区域。

四人脚程都不慢,路过一家饭馆。

马站长介绍道:“街上有几家小饭馆。我们这里的人,大多是在各自的单位食堂吃饭。”

全国各地比京城条件好的地方不多,李铭来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

“都一样。我一个人吃饭,没有在家开火,我也是经常吃食堂。”

一行人聊着天就走到了住宿的东风旅社,这年头,类似名字的旅社在全国各地很普遍。

六五四物资供应站就在东风旅社附近。

李铭登记好住宿,用钱和全国粮票,在物资供应站吃了顿简单的午饭。

吃完饭,马上就是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小唐领着他跟林国振回旅社休息。

旅社房间,

李铭掏出牡丹烟散烟,有好烟抽,林国振、唐干事两人都美滋滋的,这时候不抽烟的人是少数。

“唐干事,你们当地有什么特色美食?我难得出差一趟,我明天要多尝一尝你们这里的特色。粮票和钱,我都特意多带了些。”

唐干事尴尬道:“这地方其实没什么特色美食。解放前,这片地方只有几百号人。”

“这里的人基本是最近这10年迁过来的。有全国各地来的,马站长是黑省鸡西来的,我是从呼和过来的,大伙的口音都是五湖四海。”

李铭笑道:“就是尝尝你们带过来的美食,五湖四海融合在一起,也是一种特色。”

唐干事这才有的讲,“那就奶茶、奶豆腐、乌如木、手扒肉、胡辣汤、臊子面、炒米,吃的食物有很多种,但是有些要提前预订,没办法做到随时供应。”

“我晓得了。傍晚天气凉爽些的时候,我去几个小饭馆转一圈,问一下他们都有什么。这两天我们去吃小饭馆,不去你们食堂吃。”

唐干事主随客便,“你们感觉怎么合适就怎么来。”

“早上、傍晚的时候,这里能不能跑步锻炼?我有跑步的习惯。”

李铭不动声色的开始夹带私货。

唐干事也没多想,“镇子里都能跑。靠山那边不合适过去。风沙吹起来容易迷住眼睛,铁路线那边也要小心摔着了。”

“我就在镇子附近的黄河边上跑一跑。”

唐干事提醒道:“那您要离河岸远一些。”

李铭也不想出意外,要是掉水里那就太丢人了,“这个我晓得。河岸都是有安全隐患的,安全第一。”

“您说的对,安全第一!”

唐干事聊了一会就告辞离去,留李铭、林国振俩人在旅社休息。

傍晚18点30,日头高高的,

李铭爬上了屋顶,一眼望去大多都是平房。

荒漠化60%,沙化20%,加起来80%,除了黄河边,其他地方看不到几颗树木。

整个小镇就在滚滚黄河边上,没有黄河流经的话,这里可能是一块不毛之地。

这一大片区域被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围住。

58年包兰铁路建成,开始开发这里的煤炭、石灰石矿等资源,从千百人的小镇迅速膨胀到60年的接近5万人的小城市。

三年调整后,还剩2万多人。

65年,又一轮新的建设开始,又有人被派到这里来。

2万多人不是都住在小镇上,很多人都是住在各自的矿区。

李铭在房顶东张西望了一会,琢磨着从哪里下手比较方便。

他有带自己的自行车,赶路是没问题,就是要做到不引人注意比较难。

自行车哪里来的?这个交通工具平常不适合拿出来。

看了一会,他还是先选择了镇子外,向西靠黄河方向的流沙。

外地人想看黄河是很正常的想法,那一片区域也没有工厂的痕迹。

想到就行动,李铭跟正在看书的押运员林国振说了一声,出门跑步。

中午聊天的时候,他就说了有跑步的习惯,绕着小镇跑步没问题。

他朝着黄河方向跑,跨过铁路线后,他自己身边的沙子没动,他前方100米开始,地面上的沙子迅速变少。

没全部薅光,留了一层沙子,可以减少地面蒸发量。

至于地面为什么突然矮了好多米,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离黄河还有一大截,李铭转而朝南,北边有开垦的田地,不合适乱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