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女生频道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40章 那些人是去哄抢的

第240章 那些人是去哄抢的

作者:看不惯我就自己写字数:1752更新:2024-05-13 04:57

第243章 那些人是去哄抢的

李铭详细解释道:“稻草秸秆的用途很广,既可以喂养牲畜,也可以拿来铺床保暖,可以用来遮风挡雨,也可以当柴烧火做饭,还可以弄成堆肥、沤肥来年肥田。”

“这个时间点还能有干的稻草秸秆,估计只剩人家的床垫。”

“咱们总不能跟人家说,您受点累,先艰苦一下,把垫床的稻草先贡献出来给我用用。”

娄晓娥被这番话逗笑道:“人家肯定是不乐意的。”

稻草秸秆在此时还是个宝。

大规模的田里焚烧秸秆,当垃圾一样烧掉,是农民燃料充足后才有的事情。大约90年代才开始,二十多年而已,不是什么老传统。大量秸秆几天内烧掉,在缺柴火的年代算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即使分田到户后,半大小子把人家田里的稻草垛点燃了,也是要被主人骂半天的。

后面家家户户就地焚烧纯粹就是为了省事,想杀灭病虫害那是门都没有。秸秆燃烧太快时间太短,田里的泥土才刚烧热就烧完了,倒是把地面上的青蛙之类的给祸害惨了。

田里就地焚烧秸秆的时候,遮天蔽日,空气里烟灰到处飞,偏偏这个时候又是秋高气爽天干物燥,是各地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大规模的田里焚烧秸秆还真不大合适。

娄晓娥不确定的说道:“那就等新的稻草晾晒好了,我们再加苫子也行吧?现在晚上也有十度,也不算冷。”

“只能这样子。我们还需要试验苫子什么厚度最合适保温,所以要早一点用。”

娄晓娥撒娇的口吻说道:“我现在有点没信心了呢,怕种菜都种不好。”

“没事。我跟高支书都说好了,那些大娘大婶会帮忙的,又有高建成、高建德帮着干活,还有公社的农技员也能帮一点忙。”

公社农技员、农机员、兽医之类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最重视的工作就是农业生产。

重视是主观的,缺乏技术是客观的。也没办法,此时全国都缺农业生产技术,所以鼓励各地搞试验田,希望百花齐放后能找出新的高产增收技术。

效果是显着的,这时期是农业优良品种、生产技术大发展大普及的时期。后面虽然有点波折,主流还是在发展。有这些基础,农药化肥大量投产的时候,产量才能又迅速增加。

李铭的温室大棚也挂上了向阳花大队试验田的名义。

娄晓娥佩服道:“就你主意最多了。明明是咱们的大棚,被你弄成了向阳花的试验田。”

“我又不担心他们会把咱们的大棚给贪墨了。有这个名头多好,平常的技术指点,从咱们求人帮忙变成他们应该做的义务,咱们欠的人情可是少了很多。”

“只种黄瓜、西红柿也太单调了一些,我们用一个棚,各种蔬菜都种一些吧,我们冬天就不缺新鲜蔬菜了。”

“行,都听你的安排。”

提议得到认可,娄晓娥又开心的说道:“我到时候要亲自去种这些菜。”

“那我到时候就吃上伱亲自种的菜,你亲自炒的菜,幸福死我了。”

“我可是认真的呢!”

“我也是认真的。时间差不多了,我回95号院了。”

“好吧,我送送你。”

天黑得越来越早,李铭就着路灯骑车回95号院。

他一进门就看到董大爷在忙活。

“董大爷,您这是干嘛呢?”

“准备好架子车,麻袋,明天早上去交道口粮店买红薯。”

“这么早就有红薯卖了啊。”

“刚收到的消息,有人看到粮店在接收红薯。早点买更好,后面买的红薯更容易坏。”

李铭有点好奇问道:“后面买的红薯为啥就容易坏?”

董大爷对此就很懂,说道:“后面上市的红薯,农户是可以收获更多一点分量。但是冷空气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来了,地里的红薯就容易受冻害,短期存着没问题,长期储藏就容易出现烂窖的情况。”

“还有这样的说法,怪不得一上市大家就排着队抢购。我之前还纳闷呢,这红薯也是每家每户按本限量购买的,去早去晚都一样。”

红薯在城里的菜市场是买不到的,粮店在收获的季节会供应三四回。两三分钱一斤,还要粮票,因为红薯是湿重还带有些微泥土,所以一斤粮票可以买四、五斤红薯。也有的城市红薯供应充足,按一斤顶六七斤优惠给群众。

董大爷很不待见的说道:“那些人是去哄抢的,他们是怕以后没有红薯供应。我跟他们可是不一样。”

“可能是前几年的经历,他们担心供应不足,后面买不到吧。”李铭对此倒是很体谅和理解。

董大爷不认可道:“供应不足,自然就会降低每个人的配额,不至于一点都买不到。”

李铭附和道:“说的也是,那他们确实是瞎担心了哈。”

“你们年轻人是没经历过解放前的日子,比起来,咱们现在的日子好着呢。我也是闲着没事才去,不然我才没工夫去折腾。”

“董大爷,我也是解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