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周朝侯爵家族史书实录 >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

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

作者:花非花月夜字数:1876更新:2024-05-10 12:34

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

灵天阁中,李世民在沉默思考,洛苏也不急,静静等待着,青烟袅袅,檀香弥漫,使人头脑愈发清晰。

良久后,李世民低声问道:“国师,您的智慧通天彻地,为什么您会提出这个建议呢?还请为朕解惑吧。”

洛苏淡淡道:“因为别无他法,漠北的失控是必然的,你是天姿纵横的君王,你驾驭着这个帝国,于是能让他宾服四海,但我绝不认为你的后代同样能做到,你的三个儿子,我都见过,没有一个有这种能力。

但。”

洛苏的身体往前倾了一些,他收起了脸上所有的表情,直直的盯着李世民,磅礴宛如大海汪洋的气势突然出现,他的声音很是低沉但却重于泰山,“天子,如果现在眼前放着一個统治草原的机会,我们却让他溜走,那我们这一生,将是失败的,这是你的失败,也是我的失败,而这种失败,不应该出现。”

李世民深深的皱起眉头,“国师,太难了,就算是汉朝鼎盛的时候,也只能利用西域来钳制漠北。

从长安到哈拉和林有六千里,中途要经历草原、大漠、戈壁、山川,根本就控制不住。

如果不是这么沉重的后勤压力,我也不会才在哈拉和林布置三千人驻守。

我们之前就计算过,安西都护府可以布置三四万人,但安北最多不会超过六千,再多就算是把漠北部族刮了也供应不起。

直到后来为了和南朝争锋,燕国将都城南迁徙到蓟城,才放弃了对草原的遥控。

他这个人比较看重未来,而且从他不愿意用皇权来凌驾于律法之上,而是借由素王代表的神圣来惩罚自己,而且愿意让宰相分权,就能看出他没有那种变态一样的,对皇权至高的追求。

实际上李世民是非常喜欢分封的,这几年他就在琢磨着,让自己的功臣世袭刺史之职,然后在地方世世代代镇守。

洛苏继续说道:“我从凛冬城出来后,就一路往东走,在那个时候,我就看中了呼伦贝尔那片草原,联结着漠南和漠北,是唯一能避开茫茫千里大漠戈壁的行军之路。

经过洛苏这么一讲,李世民感觉的确是这样。

只要能够让国家长时间的稳定,他就愿意尝试分权。

李世民讲的就是现实,如果不是三可汗制度搭配经济控制,能限制漠北部族的发展,李世民就只能依靠亲唐的部族来控制漠北,到了那个时候,一大部族的崛起是注定的,大唐将再次遭遇一个强大的漠北部族,比如现在愈发强大的薛延陀,现在只等双方撕破脸了。

洛苏说的是一种之前未曾出现过的思路,让李世民有些懵,但是转念一想,“国师,刚才我们不是说在哈拉和林设置宗王,现在怎么又变成了呼伦贝尔。”

说到这里,李世民突然想到,有些兴奋的说道:“如果驻守在哈拉和林的宗王顺利的话,岂不是可以切断辽东国的后路,等到我朝廷大军进攻辽东国的时候,前后夹击,还能策反辽东国中的胡人。”

当时的燕国皇帝鼎盛的时候,有上百个部族前来朝贡,一脉传承下来的隋唐,对胡人的戒惧之心比较低,这也是因缘之一。

谁?

李世民想要问,然后立刻就明白了,他别的不清楚,怎么可能就连关陇的起家都不知道?

“北朝,大燕?”

相比较起来,南方士族对胡人的误解就更大,因为不了解,而他们这些关陇贵族,就没有这种想法。

洛苏说的就是当初燕国鼎盛时候的历史,是李世民从小就听到大的,当初的燕国疆域其实不比隋唐小,只不过燕国没有统一南方广袤的诸夏之地而已。

他脑子里面没有那种一定要大集权的概念。

现在统治漠北,主要是依靠漠北盟国和您提出的三可汗制度,这已经给大唐节省了很大压力。”

李世民说的洛苏当然都知道,他没有回应李世民的问道,而是淡淡说道:“在过去的王朝中,曾经有一个王朝,应该说国家,半控制了草原。”

其实一问出口李世民就后悔了,他属于被洛苏的讲述带到沟里了,有些讪讪的笑了一下后问道:“国师的意思是,先在哈拉和林设置宗王,然后再让哈拉和林的宗王按照当初匈奴攻败东胡的路径,去攻下呼伦贝尔?”

洛苏有些难以置信的望着李世民,似乎是奇怪你堂堂李世民怎么问出这种问题,“当初的燕国至少在名义上统治着辽东,现在大唐的蓟城就是前线,依靠燕云十六州来抵御辽东国,你怎么去控制呼伦贝尔?”

如果大唐能够控制这里,那控制草原就有希望。”

最终在燕国的基础上,分裂出了现在辽东国的前身,为燕国训练骑兵的突厥、柔然这些奴族强大起来,以及后续你们隋唐这两个王朝。”

李世民一字一句的说着,洛苏点点头,肃然道:“当初燕国定都在蓟城,控制着辽东以及呼伦贝尔草原这片漠东草原,漠东草原连接着漠北和漠南草原,燕国皇帝每年都会北巡到呼伦贝尔,让漠北和漠南草原上的部族前来拜见。

换句话说,如果皇权受到限制,能够让大唐的国祚延续五百年,在他看来远胜过皇权独尊,却只有两百年的国祚。

见到洛苏点头,李世民手忍不住捻着白子磋磨起来,这对于任何帝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