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周朝侯爵家族史书实录 >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

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

作者:花非花月夜字数:1675更新:2024-05-10 12:33

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

真蠢呐!

桥巍感觉自己简直为江东吴郡士族操碎了心。

但没办法。

人活在这个世上,天然就有身份标签,其他人就是以身份来辨别敌友的。

比如如今各个诸侯麾下的派别大致都是以地域而组合。

外地人天然就不会受到信任。

而且永远都不要想要走进最核心的圈层。

毕竟那些家族都是上百年的相互联姻。

譬如夏侯氏之于曹操,明明是外姓,但却是宗族武将,甚至夏侯惇还比曹氏的地位高,几乎就是一家人了。

颍川荀陈钟郭等家族盘根错节在曹操麾下抱团。

荆州蔡蒯黄庞四大家族同气连枝把刘表气的成了守户之犬。

江东六姓同样如此。

甚至就连洛氏都不能免俗,没有很多人撑着洛氏,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声势。

想要背叛自己的出身,割舍自己的身份,所要付出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甚至直接毁灭自己都做不到。

因为就连你的骨灰也不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上面铭刻着你的来历和跟脚。

这就是所谓——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桥氏和洛氏间的关系能够让桥氏有一个退路。

但他若是还想要一展政治抱负,那就一定要保住江东六姓,保不住江东六姓,他的桥氏最终同样会被排挤。

或许会给予一个高高的地位,然后在政治上被边缘化,这是桥巍所不能容忍的。

其余几姓之所以不愿意出这个钱,原因很简单,政治抱负就不同,他们要的是守土,不是开疆。

在这些江东本地人的心里,虽然没人说,但都存着一个想法,那就是江东怎么可能统一天下呢?

公子楚的确是很厉害,现在这些江东英才也很强,但加起来也比不上项王。

当初项王成为了天子,但仅仅数年就被高皇帝所击败,史书上说“其兴之勃焉,其亡之勃焉,闻所未闻”。

在江东之地,一直以来都流传着有关于当初项王失败的秘闻,那就是江东王气不足。

所以项王才会得到天命之后,短时间之内就又失去。

江东人,尤其是吴郡人对这个传言深信不疑,三百年的时候,这种思维几乎在每一个吴郡人心中根深蒂固。

就算是洛楚来到江东也改变不了这个思维。

既然统一天下没希望,既然天命不落在江东,那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那些对家族没有意义的事情呢?

但在桥巍看来,这种想法就很蠢。

人不应该跟大势而对抗,现在洛楚麾下很明显是开疆扩土的声音更大。

吴郡六姓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是支持,第二是反对。

如果支持的话,自然就要投入人力物力,失败了那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成功了之后,一定是能够拿到不少好处的。

反对的话,那就要陷入对抗之中,那些想要省下来的资源,只会白白消耗在对抗中,这就是所谓的内耗。

无论支持还是反对,对于家族都是一种损耗,那为什么不选择支持呢?

战胜的成果不一定就会落在那些主持征战的派系手中,自古以来被窃取胜利成果的还少吗?

与其现在这种畏畏缩缩,还不如早早规划怎么将可能得到的胜利成果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攻下江夏郡后,任命了鲁肃为江夏太守,可以说是流寓系的一大胜利。

若是这江夏太守是江东六姓的人呢?

岂不是六姓的大胜利!

六姓又不是没有能够治理一郡之地的大才,顾雍的才华是足以治理江东之地的。

陆氏家主陆康望了望身边几人,又望了桥巍一眼,沉思了一下,回想起了自己家的那个麒麟儿陆逊。

在几年前洛楚刚刚进入江东的时候,陆逊就已经展现出了天资聪慧,经过这几年,陆康对陆逊更是赞不绝口。

陆逊和大多数的陆氏子弟都很是不同,做任何事都能够举一反三,小小年纪,智慧就已经胜过家中大多数人,而且很是沉稳,还有清正的性格,虽然不是陆康的儿子,但是陆康认为未来能够兴盛陆氏的就是陆逊。

陆逊对江东局势有自己的看法,就在几个月前陆康考教陆逊时,陆逊就掷地有声的回答道:“公子楚治理江东,是无为而治。

他稳固着江东的局势,让江东避免陷入内耗中,然后不表态任何的战略行动。

哪一派占据了上风,他就按照哪一派的思想去行事。

但他有卓绝的才能,无论是进攻或者防守,他都能做的滴水不漏。

但他不愿意亲自去做一些选择,而是需要推动,他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就是基于此。

如今的江东大势,已经同公子楚进入江东时不同。

当时的江东,说是江东六郡,但实际上只有吴郡和会稽郡二郡罢了。

那时的江东当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