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40章 辛酉政变,慈禧登上政治舞台

第240章 辛酉政变,慈禧登上政治舞台

作者:酷酷的橙子字数:1717更新:2024-05-08 05:00

第240章 辛酉政变,慈禧登上政治舞台

大清王朝接连两次在鸦片战争中惨败,让各朝古人唏嘘不已。

大家了解到雍正的事迹后,才明白大清帝国有多么的强大,也难怪主播会说大清帝国是历朝历代中皇权达到顶峰的朝代。

可就是如此强大的大清帝国,却被外国侵略者按在地上摩擦,想想也是悲哀。

各朝的统治者倒不是同情清朝的遭遇,而是难免有一种类似兔死狗烹的感觉。

大清朝尚且如此,要是他们朝代也遭遇到洋人的枪林弹雨,恐怕也会有此下场。

各朝的统治者从清朝的遭遇中有所感悟,那就是不能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如果不和外界接触,迟早有一天也会面临清朝的悲剧。

但令各朝的统治者好奇的一点,就是清朝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第二年进行了洋务运动。

按照主播所说的,洋务运动既有清政府大力推动,也有国外列强大力支持,理应会让大清帝国慢慢强大起来。

要说大清晚期时代哪个人名气最大,就不得不提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

很多人对洋务运动大感兴趣,纷纷在弹幕上询问主播。

“因载淳年幼,故而同道堂印章由其生母慈禧太后掌管。”

“用一句话来概括咸丰的安排,就是授予顾命八大臣票拟权,授予两宫太后批红权和掌印权。”

唯有如此,大清江山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从国内外的危局中挺过来。

“公元1861年8月20日,偏安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病危。”

“两宫太后只要有一人不同意盖章,自己的决议就没办法生效。”

可那时的大清江山已经风雨飘摇,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面临着危机。

原因很简单,慈禧正是通过辛酉政变登上了政治舞台,为日后统治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愚蠢的咸丰皇帝最后临死前还出了一个昏招,把皇位交给年仅六岁的唯一儿子。

因此他们很好奇,这个洋务运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运动,获得清政府和外国列强大力支持居然也失败了。

“在这6年时间里,咸丰要考虑如何才能保证大清皇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儿子的手里,而不是旁落他人。”

他清楚的记得在英法联军将要攻打北京时,咸丰就带着老婆孩子逃去了承德避暑山庄。

“这两枚印章作为颁布诏书的符信,御赏为印起,同道堂为印祈。”

可如今看来,他还是小瞧了咸丰的胆小如鼠,连皇宫都不敢回去。

原本大清江山就已经岌岌可危,现在朝堂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大清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的第二年,是清政府主动发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

结果战争都快结束一年时间了,咸丰还一直留在承德,直到最后病逝。

“一是册立载淳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另外咸丰还偷偷给慈安留了一道密旨,在密旨中咸丰明确说道,如果将来慈禧不老实,慈安有权将其诛之。”

“三是授予皇后慈安御赏印章,授予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

“不过在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之前,大清还发生了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辛酉政变。”

他就不相信咸丰没有其他的宗亲,同年龄的兄弟肯定是有的。

“咸丰死后,肃顺深知,拟旨要想通过,必须先批红,再盖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大印才能生效。”

“因为他当时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懿贵妃慈禧生下的载淳,真正困扰咸丰的是未来的大政安排。”

可把皇位交给六岁小儿,并让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形成三角制衡关系,共同辅佐小皇帝,这么做只能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苏晨思索再三,还是决定给各朝古人重点提一下辛酉政变。

在大清江山即将倒下的那一刻,还选择把皇位交给六岁小儿,这不是让大清朝灭亡得更快吗?

他要是在咸丰的位置,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把皇位交给有能力的亲兄弟。

“顾命八大臣和两宫太后形成三角制衡关系,谁也别想一家独大,确保载淳顺利接班。”

“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咸丰不用考虑太多。”

可从主播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大清帝国最后还是灭亡了。

“对于这個棘手的问题,咸丰思考再三,最终做出几个安排。”

“二是任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为政务大臣,辅佐载淳,这八人即顾命八大臣。”

“估计是自觉时日无多,咸丰令人传旨,连夜召见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商讨继承人和未来大政安排的问题。”

要是大清朝稳如泰山,把皇位交给六岁的小儿子也可以。

他身为大汉的皇帝,最是清楚权力的诱惑力有多大。

刘彻:朕要是没有记错,清政府第二次鸦片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