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第236章 兰妃

第236章 兰妃

作者:小素咩咩字数:1746更新:2024-03-20 12:59

梁帝的目光落在李度长身上,深沉的龙目似乎能洞察人心。

李度长一下被问住了,喉咙仿佛被无形的绳索勒住,愣了许久才结巴道:

“臣,臣……”

臣了半天,却说不出下文。

这新策乃是梁帝当初力排众议才得以施行的,若说意见的话,满朝文武谁不知女子入学之事乃千古未有之异举,何其荒谬?

女子入学尚且古未有之,更何谈入仕?

众臣谁也不知梁帝究竟为何要这样做,但又有何人敢在圣驾面前指责新政有悖纲常?

李度长的父亲乃是大理寺退下来的老人,他此时忽然想起自己从前从父亲那里零零散散听来的一些小道消息。

据说当年陛下初登基之时,曾发生一起举国震惊的大案。

一年轻书生参加科举,高中会元,一路披荆斩棘进入殿试,却在殿试入场之际被人拆穿乃是女子之身。女扮男装参加科举,乃是欺君之罪,该女子当场便被擒获,准备入狱问斩。

然而梁帝惜其才学,不忍杀之,但国法难容,梁帝为救其性命,将这名女子纳入宫中,这才免于死罪。

这名女子便是后来的兰妃,亦是太子的生母,当年在后宫可谓恩宠无双,却在诞下皇子之后没有多久便病逝了,令人扼腕叹息。

关于兰妃的事情,李度长知道的也只有这些,朝中官员对此事皆讳莫如深,似乎其中还牵扯了什么隐秘。

李度长猜想,陛下毫无征兆地开放女子入学晋升之路,大抵与那位兰妃娘娘有关。

李度长脑筋转得飞快,既然圣上垂询,说明是在意此事的。自己赞不赞成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的想法。

“臣以为,女子入学一事,开古今未有之先例,实乃壮举!”

梁帝眼眸之中露出几丝满意。

“那便再斟酌斟酌题目罢。”

梁帝挥了挥手,让李度长退下了。

……

李度长回到鸿胪寺,左思右想,又取来了这次殿试的参与者名单与履历。

良久,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名字上。

祝澜,本届会试魁首,最重要的是,她是位女子。

李度长轻轻“嘶”了一声,懊悔地一拍自己脑门,暗骂自己真是猪脑子。

这位祝会元乃是六王爷一力保荐的,陛下还亲自下旨加恩,允其戴孝参加科举。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兰妃娘娘当年也是会元出身,定然是这位祝会元勾起了陛下对兰妃娘娘的回忆,所以才被格外关照啊!

自己若是能替陛下成了这桩美事……

李度长激动起来,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自己了!

他猛地坐直身子,扯过桌上一张空白宣纸,提笔写下“朝廷新令,允许女子亦得入学堂、赴科举,论其利弊得失及施行之方略”。

写完这句话,他的手又顿住了,用笔杆搔了搔头,嘬起牙花子。

策论的题目往往少则数百字,多则数千字。为了增加题目的难度与深度,往往还要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观点或者历史事例,要求考生结合这些内容进行论述,考察他们对历史的熟悉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度长自诩博览群书,博古通今,此时却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什么例子,脑海中只剩下孔子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难,实在是太难了!

然殿试之期将至,自己难得受到一次陛下的关注,若是此时掉链子,他后半生的仕途也就无望了。

李度长只能硬着头皮写。

然后硬着头皮呈给梁帝过目。

草拟的题目被放到梁帝书案上时,李度长自己都有些没眼看了。左右其他同僚们出的题目皆是高谈阔论,洋洋洒洒,无一不在向梁帝展示各自的才学,生怕写少了丢人。

反观自己草拟出的题目,他还故意将字体写大了一些,却连半页纸都写不满。

简直格格不入。

梁帝很快读完了李度长的策论试题,他自然是知晓出题的难度,李度长虽未援引多少古代女子参政之实例,却能从当下入手,引导考生思考女子入学堂、参加科举之意义,题目出得也算有些水准。

试题最后,提出了本篇策论需要深入剖析的几个问题,包括女子与男子当如何在学堂之中共处、女子入学以及入仕对于婚嫁之事的影响,诸如此类。

“辛苦李卿了。”梁帝缓声道。

随即提起朱笔,直接划掉了最后那些问题.

李度长双手从太监手中接过宣纸,望着纸上几道朱红色的笔迹不知所措。

“咳咳……既是开古今先河之壮举,便无从以史为鉴。新政实行之种种问题,李卿身为男子,只怕难以顾虑周全,倒不如索性敞开一些,让他们去发挥吧。”

李度长怔了怔,随即明白过来,梁帝是怕题目设置的过于细致,局限了考生们的思维,反而难以全面地分析新政之利弊。

“陛下高明!”李度长拜服于地,同时心中感慨。

被陛下如此一删减,这篇策论题目除了标题基本啥也不剩了。

如何能不算科举出题史上的一朵奇葩呢?

……

四月廿一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