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穿成乡长后,我让百姓安居乐业 >第681章

第681章

作者:黑夫嬴政字数:1731更新:2024-02-18 03:13

“那你要如何?”

“效仿扁鹊公,深入村野,为人治病施药。”

“你……”

冯毋择一时间是又气又笑,冯氏可是秦国最顶尖的勋贵。堂堂公卿豪族,想着让冯葵当个太医令也算凑活。结果这小子还不愿为官,要去当个乡野游医?

这……算好算坏?

冯毋择脸色凝重的坐下。

“罢了,你去歇息吧。”

“那儿回学宫了。”

“葵儿怎的如此着急?”美妇人顿时一惊,连忙道:“学宫休沐,也给你们留了课业。这才刚过正旦,何必要回去?”

“去吧。”

冯毋择叹息拂袖。

“儿告退。”

待冯葵走后,美妇人顿时蹙眉不悦道:“这才刚回来几日便要回学宫,你为亲父就这么让葵儿走了。你……”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冯毋择则是懒得多言,他只是在想这可能还是桩好事。这两年皇帝正值春秋鼎盛,朝堂还算是安稳。可再等个十来年,那就不好说了。一朝君王一朝臣,冯氏还需早做准备。

荀子曾言物禁大盛,当今人臣之位无居冯氏者,可谓富贵极矣。然物极则衰,必有祸患。冯葵既然愿为游医,便可远离朝政。今后为人布施医药,也许还能给冯氏留个好名声,多积攒些阴德。

为人父母的,总想着给子女铺好路。可现在看来冯葵有其想法,压根轮不到他来操心。虽说心里头有些怪怪的,可也是桩好事。

如此,可就欠了黑夫个人情!

……

……

丞相府。

李斯捧着簿册,正在检查李鸢的课业。他捋着胡须,抛出一个个难题,李鸢皆是对答如流。又询问治国之术,李鸢同样也有其见解。听其言似是以法为主,儒家为辅。

“甚好。”

李斯放下簿册。

烛火摇曳,映照出他满是皱纹的沧桑老脸。李鸢站在前方,望着父亲疲惫的模样,也是暗自叹息。黑夫原本让其学习农桑,只是他实在不喜。后来黑夫也就没再强求,而是让他跟着张苍学习治国之术。

李斯自从来至秦国后,便是如履薄冰。他终究是楚人,只能努力施展才学往上爬,好不容易才有今日地位。所以对子嗣的教育很是看重,像李由就相当出色。只是李鸢幼时,他已官至廷尉,实在是无暇顾及。

“昔日为父教你律令,你却不肯学。”李斯放下书籍,不解道:“为何去了学宫后,却又突然学了?”

“父亲不懂。”

“……”

李鸢背过身来,抬头四十五度角看着房梁,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望着少公子和冯葵皆有了方向,儿也为他们高兴,可心里却又有些落差。”

他这就是典型的既怕兄弟生活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原本都是咸阳三害的,可别人现在都是模范生,只有他连个目标都没。

黑夫让他务农,可他实在不擅长。那晚他找黑夫聊了许多,想要知晓未来的方向。黑夫当晚没说什么,第二天早上就带着李鸢去了马厩,还让他挑匹好马。

李鸢挑的是眼花缭乱,最后是终于领悟,感慨道:“先生的良苦用心,鸢都明白了。先生是要告诉鸢,人生道路上会有诸多选择,所以要耐心观望慎重决定?”

“我是说你挑你马呢?”

“……”

小猪冯葵是不喜争名夺利,并不能证明有多高尚,纯粹是不感兴趣学不来。但国家运转,需要有诸多官吏。也要有政治权谋家,为国家制定发展道路。既然他有法家的基础,何必要邯郸学步呢?

“呵……”

听李鸢说完,李斯难得一笑,缓缓道:“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荀卿也曾言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虎豹为猛矣,然君子剥而用之。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

最初的士农工商并非后世的论资排辈,而是逐步演化。早期周文王也曾提到:士大夫不杂于工商。李鸢家学渊源,有着充足的资源从政。可他却因为冯葵胡亥的缘故,就觉得很丢脸,实际是因噎废食。

道理其实很简单,黑夫只是简单一说他就明白。痛定思痛的李鸢便决心学习治国之术,拜师于张苍。学宫内汇聚百家名士,李鸢也经常去旁听。听着他们互相辩驳,也是受益良多。

“先生也是此意。”李鸢抬手作揖,轻声道:“先生还说,随着秦国疆域不断扩大,需要诸多官吏治理地方。好的秦吏能造福当地,令黔首衣食无忧。若是遇到昏庸无能的秦吏,则会让黔首苦不堪言。”

“嗯。”

李斯轻轻颔首。

见李鸢有此想法,也是相当满意。他对李鸢其实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他少闯些祸,他就已知足。现在李鸢步入正轨,已经是出乎他的意料。

“学宫内都是愿意学的吗?”

“也有些不肯的。”李鸢挠挠头,“只不过有武成侯坐镇,他们也不敢闹事。学不进去的,便会交由武成侯。让他们练习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