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八零女配的逆袭人生[穿书] >第24章

第24章

作者:苏子眠字数:5065更新:2023-12-01 00:21

叶小云下手毫不留情, 捏住之后还顺时针拧了一百八十度。

被她掐了这么一下之后, 严正安算是彻底清醒过来了。

严三叔见状终于可以专心投入谈判中去了。

叶小云也重新把注意力放回谈判内容上,表情严肃认真, 手里也不断记录着什么。

严正安心道,还挺会做样子,这让不知情的人看来, 还真就是一副认证工作的记录员模样。

叶小云却越听表情越是凝重, 最后连眉头都忍不住皱起来了。

谈判开始的头一两个小时里, 三方虽然吵得热火朝天,但其实都是在试探彼此的底线。

后面才越来越进入正题, 开始涉及到实质与利益相关的部分了。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叶小云却发现,进入到实质阶段之后, 岛国人就渐渐变得越来越强势,施彦泽倒还好说,严三叔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甚至有要让步退缩的苗头。

股份分配和其他的合同条款的规定, 看起来跟叶小云没什么关系。

但是在谈判过程中, 是否能够坚守住己方底线,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旦有松动让步的意图,就很容易被对方捉住破绽, 长驱直入, 最后打得你溃不成军, 将许多原本可以争取到的利益拱手相让。

两个岛国人都是有过其他跨国合作谈判的经验, 哪怕只参与过一两次,与施彦泽和严三叔相比,也算得上是经验丰富了。

施彦泽不过是代表国家最后来分一杯羹的,只要把握住大原则不动摇,其他都可以让步,所以他并不怎么着急。

但是严三叔却要顶着上下两重压力。

上面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省领导,下面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当地官员,全都殷切期盼着他把这桩生意谈下来,尽快落户吉省。

这不仅仅是官员政绩的问题,还牵扯到方方面面。

一个大型的跨国合作项目的落成,从前期的厂房建设到后面的招工用人,以及水、电、交通各个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拨款,都是给当地带来的隐形福利。

更不要说直接带来的名声以及税收等一切摆在面儿上的利益了。

严三叔此时只觉得压力山大。

如果合作卡在谈判前,就是找不到合格的样品了,那么谁也无能为力。

但如今样品已经合格,谈判都已经进入到正式阶段,如果他非咬着几个百分比不松口,最后导致生意谈不下来的话……

严三叔打了个哆嗦,都不用回省里听候处置,光是万松县的这些人就能活吃了他。

因为存了这样的心理,所以严三叔很快就显得不如开始那么坚定和坚持,隐隐有要动摇的危险。

在放弃一部分利益跟保住合作项目之间,不用想也知道选哪一个。

要知道,在刚刚恢复引进外资至今的这几年时间,因为国家严重缺乏外汇,所以一切能够换来外汇的项目,都是下金蛋的母鸡。

加上华国如今一穷二白,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遇到外国人,自己首先就觉得矮人三分。

所以导致在这几年之间,涉外项目良莠不齐,有些地方甚至赔本赚吆喝,给合资企业大开绿灯,给予各种政策优惠,殊不知付出的隐性成本,早已远远超过赚回来的那点儿外汇。

岛国人显然是深知严三叔的弱点在哪里,只要他们说一句要么就再考察看看,先不急着签合同,严三叔立刻就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

叶小云眼瞧这样下去不行,赶紧把本子翻了一页,在上面写——想办法让谈判暂停一会儿——推给了严正安。

严正安现在对这个本子都快有心理阴影了,见她又推过来,心理的戒备等级瞬间飙升到200%,小心翼翼地低头看过去,然后真恨不得自己从来没看到这行字!

现在谈判这个在进行,上头除了他三叔,还有岛国人和对外经贸部的领导,虽然他也坐在主席台上,但他哪里有左右谈判进城的本事!

只可惜,叶小云却并不这么认为,她非但不觉得自己的要求过分,还一个劲儿地在桌子底下轻踢严正安以做催促。

严正安接连被踢了好几脚,总算想起自己就是旁边这人的代理人,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最后终于趁着三方同时停止说话的一个空档,插言道:“从开始谈判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我看,我们是不是先暂时休息一下,半个小时之后再继续?”

满屋子人都看向严正安。

施彦泽上下打量着他,眼里写满了“你是谁?你算老几?你凭什么叫停谈判”的神色,疑惑中带着点儿恼怒。

严三叔却是大大地松了口气,岛国方面也不知怎么的了,这会儿突然开始专攻他一个人。

若非严正安及时叫停,他感觉自己已经快被人把底线套出来了。

所以他十分积极地附和道:“严代表说得没错,谈了这么久,咱们不累外宾也该累了,休息半小时,大家也都起来活动活动。”

听到“严代表”这三个字,施彦泽才突然想起来,今天的谈判原本是四方谈判。

施彦泽对严正安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某公司代表知之不详,此时听到他突然中途叫停,面上先闪过一丝不悦。

然而看在严三叔大力赞同的份儿上,施彦泽还是点头同意表示了赞同。

两个岛国人眼瞅着即将攻破严三叔的防线了,这会儿却被人横插一杠,脸上难免有些着相,嘴上却还大度地表示同意这个建议。

“好,那咱们休息半小时再继续。”

对于会议室里其他人来说,严三叔这句话简直犹如天籁之音。

这些列席参加谈判的人,一来听不懂,二来没发言权,一个个还要强打精神,只能时不时地低头喝茶提神,早就憋得不行了。

严三叔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呼啦啦站起一大半的人,急着想出去解决一下生理问题。

叶小云见严三叔朝这边看过来,忙做了个去隔壁说话的手势。

她跟严正安早晨待过的那间小办公室,此时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说话的私密空间。

“严局长,若是我再不叫停,您就该开口让步了吧?”叶小云推推自己没有任何读书的黑框眼镜,“对外经贸部都没松口呢,您着什么急啊?股份多了烫手啊?”

“你不知道,这个……”听了叶小云近乎指责的话,严三叔也没生气,打算把自己的难处摆出来说给两个年轻人听听。

叶小云却压根儿不打算听,打断他道:“严局长,我就跟您说这么一句,岛国人比咱们着急。”

“恩?为什么?”严三叔疑惑地抬头看向叶小云,“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么?”

叶小云道:“第一,岛国公司大老远派人过来考察项目,光是您陪着的部分,就跑了一个多月,如果他们不是诚心想要做这笔买卖,根本没必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差旅费;

“第二,蕨菜和薇菜的时节眼瞅就要到了,一旦错过,就要多等一年,对于岛国公司来说,耽搁一年的风险太大,不知会有多少同类公司趁机瓜分他们的市场份额,抢他们的客户。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严三叔觉得自己正一点一点地被叶小云说服,听她说第三点最重要,顿时挺直腰杆,专注地看向她。

“最重要的就是我的技术!”叶小云毫不害羞地自夸道,“短时间内岛国人不可能找到同样甚至是更好的技术,我提供的技术,能够大大提升他们公司产品的水平,这是核心竞争力,岛国人比你们更清楚也更重视。”

最后一句话说得严三叔脸上莫名有点发烧,现阶段国内对于个人的技术成果认定普遍还缺乏正确认识。

去年年底沪市刚发生了一件事,一家国营工厂的技术员利用业余时间为一家农机厂设计出新产品,得到600元报酬。

本来应该属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取成果的好事,不料厂领导得知这件事之后,却给此事定下基调道:“你是厂里的人,你脑子里想的东西也是厂里的,你把这些东西卖给别人赚钱,就相当于偷了厂里的东西。

这种在后世看来简直荒唐又可笑的说法,竟然还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厂子最终以“盗卖工厂图纸,泄露工厂机密”等罪名将该技术员逮捕,如今此案还在等待开庭中。[注1]

在八十年代初的华国,任何事情,只要跟“个人”扯上关系,就都是有极大风险的,必须是集体的、国家的才行。

这也是叶小云为何宁愿交挂靠费,也必须要找一家企业挂靠的原因。

她之所以敢这样下注,也是因为她心里清楚,这种混乱的初级阶段很快就要过去,政策会越来越宽松而不是再次收紧。

而且她也清楚地知道,合资项目必须由国内占比50%以上,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通过决策的政策规定,也很快就要被修改了。

所以在这项生意中,吉省方面至少要守住45%的股份比例,才可能在政策松动之后让自己出于有利地位。

这一切虽然看似与她要求的分红无关,但其实却关系到这个合资项目谁说了算的问题。

叶小云要做的可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想要保证至少五年的销售分红都能按时给付,她就必须帮严三叔保住话语权,毕竟两个人现在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自然要你好我好才能大家好。

严三叔忍不住点了一根烟,按照外事纪律,接待外宾的过程中是不允许吸烟的,他早就憋得不行了。

这会儿出来休息,脑子也得不到半点空闲,还要拼命转动以跟上叶小云的思路,再不抽根烟他都快抑郁了。

严三叔一边抽烟一边思考着叶小云刚才说的话,不得不说,她的话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但是……凡事总有个万一。

严三叔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冒这个风险。

叶小云继续道:“严局长,虽然您是第一次参与合资项目的谈判,但是一些沿海城市引进外资的成功案例,想必您来之前也是突击啃过一些的吧?”

“确实看过一些。”

“大部分都是外方提供机器设备和技术,我方出人出力还只能跟着吃点儿残羹冷炙对吧?”

严三叔被叶小云的用词激得老脸一红,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确是这么回事。

“严局长,既然您看过那么多案例,如今情况反过来了,我们握有技术,接下来该怎么谈,就不用我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吧?”

严三叔把抽完的烟屁股往地上一扔,用脚使劲儿踩灭,重新打起了精神。

眼瞅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三个人正准备回会议室继续开始谈判,却有个小干事来敲门通知道:“施部长让我来通知一下,谈判改为下午两点继续进行。还有,施部长中午要在县政府食堂招待岛国友人,希望严局长和严代表能够出席作陪。”

“这个京市来的施部长,真是好大的官威,好大的派头,连商量都不商量,上来就直接通知!”

小干事走了之后,严三叔重新关上门,满脸不悦。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而且在严三叔看来,施彦泽本就是来不劳而获,捡现成的功劳的,到了自己的地头上,居然连点儿基本的尊重都没有,真是让他火大。

而被严三叔狠狠吐槽的施彦泽,此时正在招待所自己的房间里,对着穿衣镜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衬衫的袖口,脑子里不断回放的,却是之前在卫生间内听来的小道消息。

为何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前些天还是岛国语翻译,如今摇身一变又成了副食品厂的谈判代理人?

此次主导谈判的严局长,跟这个所谓京市来的严代表之间,究竟又是什么关系?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结?

※※※※※※※※※※※※※※※※※※※※

今天上夹子修罗场,一整天心情都低落得不行,泪奔,更新奉上,我自己去努力调节一下心情,希望能够尽快调整过来,不要影响码字的情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