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医路青云 >第1440章 长生不老?

第1440章 长生不老?

作者:烟斗老哥字数:1684更新:2024-05-22 22:07

跟孔学东交流完毕之后,赵原陆续与副教授级别以上的教师见面。

跟他们重点沟通实验室和科研的问题。

医学院和医院的科研是有一定差异的。

医学院的科研活动以基础研究为主,也有开发项目,以解决问题,发现新科学规律等为主要目的。

而医院的临床研究项目较多,成果主要体现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数据分析上。

但,殊途同归。

医学院和医院在科研上进行融合,是可以起到相辅相成。

比如老郭,原本在高校搞科研,转入医院半年后,在临床上大放异彩,一举成为院士。

必须得承认之前在高校的沉淀,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过,科研说起来高大上,但绝对是个熬人的行业。

尤其是对年轻人,不仅要有底蕴,还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

看起来,整天在实验室里工作,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一个個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精英,但真正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科研狗与住院狗都不是啥好称呼。

科研狗起步不仅要经得起金钱的考验,还要锻炼人性。

遇到一个好的老板能有点收入,能按时毕业。若是遇到一个没有底线的老板,说实话,就是黄世仁也不过如此,很多博士无法及时毕业,被老板卡着,理由是希望你能沉淀沉淀,事实上就是怕等你毕业,少

了个打工人。

之前浙省某大学爆出大料,老板把一个博士当成狗用,不给核心资源,不给论文方向。

还优先将资源给好看的学妹,结果博士一怒之下,也不毕业要文凭了,直接公开老板各种数据作假,学术不端。

教授们跟赵原私下相处还是颇为客气的。

其一,赵原如今是医学院的院长,他的位置摆在那里,手里掌握着医学院在科研经费审批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其二,赵原在科研领域的名气很大。他是长江学者,每年享受政府津贴的。刚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比履历的话,足以威慑所有人。

这些老头能拿到那么多经费,并非不懂人情世故的

赵原跟这些老头聊天的时候,对他们的科研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一开始他们都对赵原有些轻视。

论外科手术或者机器人技术,赵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专家。

但在他们擅长的领域,赵原显然有些关公门前耍大刀的意思了。

不过,聊得深入了,他们发现赵原还真的懂。

杜川是抗衰老科研领域的专家,也是一名长江学者。

他的很多论文被国际顶尖杂志收录,也是准院士级别的水平。

杜川的研究路线是,探讨炎性因子与衰老的关系。

炎症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当免疫系统识别、消除内部或外来有害刺激并开始愈合时就会引发炎症。

在健康人体中,轻微的炎症水平改变有利于维持机体稳定性。

当人体血浆中的促炎因子逐渐增加但未超过健康水平的2倍时,我们就处在“冷炎性衰老”的状态。

说得比较通俗一点,看上去不起眼的炎症,事实上是人类衰老的关键原因。

只要能降低人体的炎症,那么就可以延缓衰老。赵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杜教授可以考虑从干细胞疗法入手。从临床来看,衰老患者注射干细胞后,炎症标志物水平降低,许多病症得到改善。如急性中风患者

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缓解症状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杜川微微颔首,“赵院长,没想到你对这个赛道研究得很深。”

赵原笑着说,“别忘记我是竺院士的学生,我当初为了毕业,对干细胞疗法有过研究。

另外,CAR-T技术其实也对抗衰老有不错的效果。如果你愿意尝试一下从这个方向切入,我可以跟竺院士沟通一下,对你开放一部分数据。”

杜川听到赵原这么说,眼睛一亮,“那就太感谢了。”

在科研的道路上想要打破瓶颈难度实在太大了。

杜川其实也有过许多全新的想法。

但,做科研就像是起高楼,设计图纸绘制好,一旦打了地基,想要中途变更图纸,意味着掀翻以前的想法重新再来,基本不现实。

如今赵原帮杜川解决了很大的麻烦。

一旦有了竺院士团队的数据,杜川尝试从新的思路突破,就不用重新自己来打地基了。

当着杜川的面,赵原给竺海霞打了个电话。

竺海霞听明赵原的意思,当即承诺,对杜川开放自己的实验室在研究CAR-T技术时,在抗衰老领域的所有数据。

杜川没想到事情这么简单就轻松解决,对赵原感激不尽。

赵原对杜川的研究方向十分感兴趣。

说得直白一点。

杜川研究的东西是如何让人“长生不老”。

什么元宇宙,脑机接口,或者克隆技术,说到底那些都太虚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