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我在大明造航母 >第489章 货币改革

第489章 货币改革

作者:梦回古代字数:2755更新:2022-03-12 09:56

除了加强对军队的掌控,吴长庆剩下最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发展经济。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让国民过上好日子。

为此,吴长庆开始颁布货币法。

他要对货币下手了。

在下手之前,他都不免有些紧张,毕竟这件事影响重大,搞不好甚至会引起社会动乱。

新货币法规定,只有朝廷才有铸币的权力,其他私人机构铸币就是违法,是抄家杀头的重罪。

当然,在以前私人铸铜币也是重罪。

只不过,以前私人铸铜币,朝廷的监察难度极大。

铸铜钱的难度极低,稍微有点实力的钱庄都可以做到仿制。

而且,他们铸出来的铜钱,其含铜量会少于朝廷的铜钱。

别看一枚铜钱只能少那么一丁点的铜,但是铸的数量多了,几百万枚,上千万枚之后,当中的利润就相当可观了。

而白银,以前则是没有固定的标准,都是以重量来确定价值。

不少黑心商将银块融化,然后掺点其他金属。

八钱银子,也能当一两来使用。

大明的覆灭,其实和白银这种货币也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大明确立了银本位的制度。

但是,大明的朝廷却没有相应的手段来掌控这些白银。

这就导致了,白银的价值,走向,官府都决定不了,然后朝廷就出现‘钱荒’。

一方面,民间商人手中的白银越来越多,物价上涨的厉害。

另一方面大明朝廷的主要税收来自于没多少银子的农民,根本收不到多少银子税收。

加上连年战争,朝廷是越打越穷,到最后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士兵自然是不愿意卖命。

而那些银子到了商人手中,他们也无处消费,只能囤积起来,藏在地窖里。

不参与流通的财富,其实没有多少意义,无法促进经济繁荣。

据权威统计,明末民间窖藏的白银多达亿两。

要不是这些牲口藏了这么多钱,大华现在的经济也不可能腾飞的这么快。

以前商人有钱,没地方花,没赚钱的项目可投资。

而现在大华多的是项目,奢侈品也多。然后他们就把地窖里的银子挖了出来,或用于享乐,或用于投资。

白银流入了市场,造就了空前的繁荣。

要不是靠着这些商人以前囤积的财富,不管大华现在的那些项目利润再高,赚钱也都是需要时间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暴涨那么多的税收。

这些钱,都是那些地主老爷们以前存下的财富,现在只不过是拿出来了而已。

从这么方面看,大明其实也挺可怜的,给吴长庆做了嫁衣。

赚了那么多银子都和朝廷无关,到现在全部便宜了大华。

为了避免重蹈大明的覆辙,吴长庆势必要将货币掌控在手中,铸币只是第一步。

为了防止私人铸钱,加大铸钱的难度,吴长庆规定了以后货币的标准。

官府为此订购了几台铸币的机器,打造了一些图案花纹非常复杂的摸具。

如此复杂的摸具民间暂时没有这个能力打造出来,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法模仿和伪造。铸出来的货币,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真伪。

官府新铸的货币为圆形,就跟后世的大洋差不多,不过分三个规格。

最大面值的为十元,对应的是以前的十两。还有一元,五角,对应的是以前的一两,五钱。

不过,面值为十元,但其含银量,远远没有十两那么多,最多九两。

官府也要借着这波铸钱,捞一笔财政收入。

这笔收入可不容小觑,等于是有百分之十的利润。

铸个一亿元,就能赚个一千万。

这还只是银币,铜钱方面,大华也要采用新摸具,增加铸币的难度。

然后统一铸造永兴通宝,一千枚永兴通宝,等于是一元,制定官方汇率,不再像以前那样,铜钱和白银的兑换价格经常波动。

有波动,商人就有机可乘,利用汇率波动赚钱。

现在制定固定汇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固定汇率也有风险,那就是随着市面上的白银的增多,白银本身的价值会下降。

到时候有可能出现非常滑稽的一幕,一种价值一元的商品,用银币购买需要一元,但用铜币购买却只需要九百枚。

而官方的汇率又是一比一千,这就会导致百姓刻意收藏铜币,并且在交易中不愿意接收银币,不愿意支出铜币。

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经济。

毕竟大量的商业活动中,都是需要用到零钱。

货币的发行,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就容易出事情。

所以,吴长庆才要把铸币权牢牢掌握在官府手中。

只有官府能够控制市面上的银币和铜币的数量,才能够掌控物价。

然后通过增加货币的数量或者减少货币的数量来控制通货膨胀与紧缩,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适量的通货紧缩可以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这些,都是非常复杂且宏观的手段,大华暂时还玩不了,缺乏相应的经济人才。

贸然进行调控,搞不好也要出问题。

不过把铸币权牢牢掌控在手中之后,他们就拥有随时调控的手段。

除了银币和铜币,吴长庆还推出了官方统一银票。

吴长庆将银票定义为一种票据,而不是一种货币。但实际上,这就是纸币,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这是在为将来全面纸币铺路,先让市面上少量流通纸币,重新让百姓对纸币树立信心。

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就推行全面纸币化。

吴长庆规定,以后民间的钱庄不得私自发行银票。

所有银票,都只能由皇家银行来发行。

皇家银行发行的银票具有美观,防伪能力强的特点,采用的是最新的喷墨印刷技术,民间暂时根本没有人掌握的高科技。

同时,皇家银行承诺,银票任何时候都可以兑现等额的银币。

用皇家信用做担保,这银票只要一出来,其他钱庄的银票就没有生存空间。

毕竟,私人钱庄的信誉,怎么跟千古一帝吴长庆相比。

银票的设定暂时为三种面值,十元,一百元,一千元。

一千元就已经是相当一大笔钱了,只有超级富豪才用得上这种面值。

至于一万元一张的面值,根本不需要。

超过十万元一次的生意都非常罕见,而十万元也不过才一百张千元面值银票,方便的很。

银票的发行,又能给朝廷带了一笔巨额收入。

毕竟,只要那些银票持有者不同时来挤兑,皇家银行就没必要囤积等量的银币。

一般来说,准备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的银币量就可以了。

而多出来的银币,都可以花出去。

这就等于是,只要官府发行一亿银票,就能有一亿八千万元的钱可以使用,足足白赚了八千万。

当然,大华需要保证经济能够持续增长,投资机会丰富才能这样玩。

如果经济发展停滞,投资机会减少,商人手中的钱无处可花,他们就会像以前一样,继续囤积白银。

到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挤兑潮,把皇家银行弄夸,导致皇家银行信誉破产,引发社会动荡。

当前大华的经济形势一片良好,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加大挖掘民间资本,才是他们目前该干的事。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489章货币改革)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