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当中会睡的很沉,睡眠质量也非常高。
杨兴武昨晚上炕睡觉的时候不足九点,早上六点就已经睡不着了。
炽热的火炕,让他有点口干舌燥。
好久不睡炕突然还有点不习惯,穿好衣服出门,院子里又是一片洁白,父亲拿着大扫帚扫雪。
听到开门的动静,回头看到是儿子,咧嘴一笑。
“起恁早,不多睡会儿?”
“睡不着了,我扫吧,你歇歇,别把棉鞋弄湿了。”
“不用,我有木屐,湿不了。”
杨春生说着朝着儿子抬了抬脚。
看到父亲脚上的木屐,杨兴武有些晃神,这么古老的东西,现在正是流行的时候。
木屐历史还算悠久,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村里人大多数只有布鞋穿,冬天是穿的棉布鞋,双层布里面塞的是棉花,一到雪天就容易湿鞋。
木屐一般是两齿,前后各有一块木块作支撑点,在木屐前后钻出三四个洞,用麻绳穿过,穿着棉鞋踩上去,再拿绳子绑在脚上,以整个木屐当鞋底,可以有效避免棉鞋被浸湿。
这会儿村里的木屐基本都是这种用法,木屐比鞋子大一圈,高约五厘米左右,穿上之后类似踩了個高跟鞋的底。
杨兴武看着父亲的动作,自己也去了牛棚拿起大扫帚扫起了雪,小黄看到新主人出来忙活,连忙从狗舍里跑出来绕着杨兴武打转。
看着地上的两行梅花印,杨兴武心情大好,小黄看到新主人好像很喜欢自己,绕着杨兴武转了起圈,又在雪地里翻滚,跑到杨兴武跟前翻肚皮。
杨兴武扫了几下雪,看到这情况,蹲下身子朝着小黄“嘬嘬嘬”了起来。
在村里没有一只狗能忍受这样的召唤,小黄听到喊声,立马跑到杨兴武跟前撒欢儿,躺在雪地里,四只爪子翻来翻去,煞是可爱。
杨兴武看着眼前不停翻肚皮的小黄,与它玩闹了起来。
昨晚天色有点暗,他还以为小黄是只串串犬,现在看来这分明就是六大田园犬里的骁苍田园犬。
苏轼一词里的左牵黄右擎苍,其中的苍就是指骁苍田园犬。
性格敦厚老实,忠于职守,对家人友好,对外人警惕,这就是骁苍田园犬的特点。
杨兴武想着昨晚小奶狗一路叫一路要扑过来的样子就想笑。
俗话语有黄狗白面、千金不换的说法。
由于这种狗实在是太多,身价自然也上不去。
在北方大黄狗和四眼犬是最常见的品种,其余的则都能归咎于串串犬。
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这种狗,大黄、小黄是他们最常叫的名字。
与小黄玩闹了一会儿,杨兴武起身继续扫雪。
小黄跟在身后跑来跑去。
扫完雪父子俩坐在一起聊天。
“嗒,这房子盖的不赖,你们啥时候住进来的?”
“阳历年住进来的,走,我带你看看!”
杨春生说着拽着杨兴武走到东厢房推开门走了进去。
“这三间是给你大哥结婚用的,里面炕啥的都盘好了,还没开始烧。”
杨兴武进了屋,不由得缩了缩脖子,砖瓦房虽然高大敞亮,但是在御寒方面倒是不如土坯房,刚进屋就一股寒意袭来。
跟着父亲看了看一圈屋子,连围墙是12墙的红砖。
所谓12砖、24砖、37砖,是指老式的砖头的长宽高,分别是24厘米、12厘米、6厘米。
中部地区盖房一般用24砖,即整块砖的厚度,37砖做承重,一块半的厚度,还有1厘米的水泥缝。
12砖一般是用来做围墙。
到了东北的话一般都得50砖才能御寒,37砖都抗不住,实在是太冷了。
毕竟以前是住地窝子,他们这边再往西北一点,住的是窑洞,挖地坑,都是因为太冷了。
大门是找村里的老木匠打的木门,刷的红漆。
西厢房是两间,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库房,用于存放粮食这些。
杨兴武看到一个牛棚,里面还有头黄色小牛,信步走到小牛跟前摸了摸牛脑袋。
“嗒,这牛多少钱?”
“一百,本来想买村里的大牛,一头五六百买不起,这小牛犊子六月份下地的,来咱家也有仨月了,明年收麦就不用那么累了。”
杨春生说着,从库房里拿出些麦麸倒进牛槽里。
“这下就好了,你们就不用那么累了,我还担心明年收麦你们咋干?有了牛就好办。”
“是啊!日子好过了,咱家现在有压水井了,以后吃水都不用去挑了。”
杨兴武听着父亲的念叨,看着家里的这番变化,心里很是开心,挣钱的意义就在于此。
看完新家父子两个回到堂屋,跟着一家人聊闲天。
王招娣熟练的操控着缝纫机纳鞋底,经过半年的适应,缝纫机用的很是熟练。
“嗒,今年的水渠挖完了吧?”
“挖完了,初十,我跟嗒和爷爷二叔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