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汉祚高门 >0888 不留活口

0888 不留活口

作者:衣冠正伦字数:3410更新:2022-07-01 14:44

陈光派来的使者名为高熙,是一个年在三十多岁的儒士。

见到那个高熙后,沈哲子也不得不感慨各地人情风貌确实有不同。在江东自然也有儒士之类人物,但从精神风貌上便能感觉到与江北有明显不同,沈哲子早年入都所见,哪怕是国子监和太学中进学的年轻人,也多少都受世道感染,颇有玄风,少了几分庄重。

而随着沈哲子日渐显名于当时,江东的年轻人们虽然玄风收敛,但却武风大炽,多胡服佩剑,终究还是欠缺几分儒雅。

江北虽然久经战乱,但仍然不乏经义之士守正自居,甚至就连凉州来的谢艾,无论言谈还是风骨都有几分古儒之风。沈哲子倒也不是一味崇古,但也不得不感慨江东风气稍显轻佻,而江北仍有几分传统能够保持住,或者仅仅只是皮相上,比如陈光的这个使者高熙。

对于陈光遣使来见,淮南众将难免有几分诧异,毕竟在陈留这个局部战场,淮南军眼下是处于被动,而陈光则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即便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也能维持住眼下的对峙状态静待变数。所以他们实在想不明白,陈光眼下派使者至此是心存什么样的目的,难道是为了耀武扬威?

沈哲子对此到并不怎么感到意外,恰好他眼下正在圉城,于是便决定亲自接见一下这个陈光的使者,并且屏退一众战将,只留下韩晃和随同前来的江虨与谢艾等寥寥几人。

今年淮南的战略构想极为宏大,几乎要图谋半个中原,陈留郡虽然只是一个局部战场,但却是其他战场的一个前置。眼下战事明显不利,就算要调整后续的战斗节奏,也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所以沈哲子还要在圉城逗留几日,也就不必急于仓促决定接下来的改变,毕竟淮南军此前就是失之过急。

所以在做出决定之前,聆听一下陈光使者到来的目的,也有助于接下来的权衡与取舍。

不过在正式接见这个高熙之前,沈哲子其实对于其人来意也有所猜测。陈光眼下看似占优,但其实在整体上仍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一份强弱对比又不同于早年淮南军与羯胡大军之间的实力悬殊,早年沈哲子纵使落败,最起码还有江东这一个退路。

可是陈光却完全没有什么战略寰转空间,他只是身在两方大势力之间挣扎求存,即便是在与淮南军的战斗中小占上风,也不足以将之累积成为扭转态势的质变。如果淮南军真要不计代价的铲除他,他真没有太多可以挣扎的余地,石堪或者桃豹并不足以成为他托以身家性命的强力后援。

所以对于陈光而言,出路无非两个方向。在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之后,要么寄望于淮南军想要以较小代价解决他,以此为筹码与淮南军商谈停战,争取一定的自主权。要么就继续发挥自己对淮南军所造成的困扰,从而向石堪展示自己的能量换取援助。

所以这个高熙前来求见,多半是来商谈媾和。

事情果然不出沈哲子所料,高熙前来访见,并非孑然一身,同时还带来了此前战斗中所围杀的淮南军将士尸首。这些尸体保存尚算完好,并没有什么虐尸泄愤的痕迹,甚至就连尸体上披挂的甲胄与随身携带的兵戈都基本保存良好。

如此姿态,一方面自然是示好或者说麻痹淮南军,另一方面也是不乏示威的意味,表示陈光在面对淮南军的时候不只不乏战意,战力也极为出色。

此举自然令得大营中淮南军上下激愤无比,负责前去接收尸体的淮南军将士几乎目眦尽裂,险些要寸剐了这个高熙。

不过沈哲子在营中,自然不会纵容将士们为此毫无意义的泄愤之举,甚至为了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会面氛围而令诸将暂退,以期能够通过高熙来了解更多陈光部众眼下的心态和感想。

在淮南军营地中直接被沈哲子召见,这个高熙显然有些意外,毕竟沈哲子的行程就算不刻意隐瞒,也绝不会张扬到人尽皆知。

稍作错愕之后,高熙郑重上前礼拜沈哲子,同时不免好奇打量这个较之自己要年轻得多但却早已经位列方伯之尊、乃至于决定他们陈留人众生死祸福的年轻人,不过语调也并未因此而稍显怠慢:“陈留陋士高熙,拜见淮南沈都督。陈公遣用之事,不知沈都督于此巡察,因有礼慢,还望沈都督勿罪。”

“高君不必多礼,陈光诚然有罪,但也绝不是区区傲慢之类。如今两方并非良态,高君也就不必过执虚礼,不妨直道来意。”

沈哲子示意帐内亲兵将高熙引入席内,继而便指着对方对旁席中江虨笑语道:“思玄知或不知,这一位高君也是你圉城桑梓乡友,其先人便是故魏良臣、侍君元老高元公高太尉。”

所谓高元公便是曹魏旧臣高柔,如果将曹操也算在其中,可以说是曹魏六朝元老,活到了九十多岁,一直等到魏末帝曹奂时期才去世,比晋宣帝司马懿还要能熬得多,从小吏一直熬到了官居太尉,也算是三国年代一个排得上号的老人瑞。

圉城高氏也是陈留郡中旧誉颇盛的一个门户,但是到了高柔的孙子辈高韬,因为参与诛杀东海王司马越,结果事败伏诛而彻底见恶于越府。所以这个高氏自然也就没有跟随南渡,而是留在了陈留乡土之中。

其家虽然并未再有名著当时的出色人物,但乡土根基却是不浅,比如圉城附近的高氏陂以及陂泽中被淮南军所占据的高氏堡,便是以这个高家姓氏而命名。这个陈留高氏,也是陈光在陈留郡中主要的支持者。

江虨本身就是圉城人,对于这个同乡望宗本就不陌生。听到沈哲子笑语,他便不乏感慨道:“家中父执与高君先人不乏交谊,幼来便有所闻,可惜如今世道残乱,乡情久远,通家之好竟然见面不识,实在令人神伤。”

那高熙听到这话后,忍不住多看了江虨几眼,陈留消息自然不如淮南那么通达,况且淮南都督府属官众多,江虨又是久在淮南宣教,因此这高熙也不能通过江虨的表字而猜出其人身份。

但听到对方这么说,他便也随口顺着话语敷衍几句,顺便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毕竟此前虽然早有腹案,可是不知沈哲子居然亲临此处,此前所准备的许多说辞便不好在沈哲子面前道出,毕竟对象身份不同。

沈哲子倒没有太多心理压力,不要说这个高熙仅仅只是高柔的重孙辈,就算高柔自己前来,他也顶多感慨几句老家伙实在命硬,不至于对之另眼相看,更何况这个高家是他在扫除陈光势力后,必然要收拾的乡宗门户之一。

“淮南王命英烈丧身逆贼之手,多谢高君收捡烈士骸骨归送,待到此间事毕,必有所偿。”

高熙听到沈哲子这么说,脸色陡然变得难看起来,他家正是其人口中所言之逆贼。没想到这位沈都督开口便是如此咄咄逼人,高熙当即便冷哼一声说道:“沈都督所言有失偏颇,王道倾颓,神州蒙难,我等陈留乡宗久离于王命所庇,乡人盟约共守,艰难存活此世。往年多有贼众掠乡虐民,唯以手中刀剑誓死捍卫乡土。今次又有狂贼掠境扰乡,因是以死报之,事后才知竟是沈都督部众……”

“王师奉命北上杀胡,生民如沐甘霖。凡非逆肝厉胆之众,俱有所闻。高君既然已知铸成大错,我念你送将士英骸归来,今日暂饶性命,且归乡待死吧。”

沈哲子闻言后便冷笑起来,对于这个高熙自然不须再有什么客气。

高熙听到这话,脸色都气得涨红起来,牙关更是咬得咯咯作响,双眸怒火喷涌直望沈哲子。

然而沈哲子却压根不理会他,只是垂首捧着一份卷宗细阅起来。谢艾坐在沈哲子临近,自然能够看到他手中卷宗一片空白,再见那高熙怒不可遏却又要强自按捺的模样,算是见识到了驸马另一个侧面。

高熙诚然已是愤怒得几近失控,但却还能保留几分理智,他深吸良久之后才又开口凝声道:“常闻沈都督久负天中国士盛誉,我今日具礼以见,何以如此傲态以对?如此只怕与盛誉不符吧?”

“慷慨赴难,壮烈杀贼,性命尚可抛弃,虚名又有何惜?”

沈哲子语调仍然平淡,只是这话语落在高熙耳中,更如火上浇油,语调甚至都稍有转厉:“乡中不过一群劫余残众,幸存苟生,素来无有害人之想,反受世道之乱久害,倒要请教沈都督目中所观贼在何处?”

“民皆乐生,无可挑剔。王师所负重命,兵锋所指,凡有阻挠,俱为贼众。”

高熙这会儿也能感觉到沈哲子乃是故意羞辱以撩拨他的怒火,袖中双拳频频攥起,又过片刻才低笑起来:“沈都督少年英武,诚是壮怀。只是世道艰辛,中朝群贤并立,尚且难阻普世大灾。祖公之贤能,仍弃垂成之功。沈都督所恃淮南英勇,寻常遭殃于乡野之内,我实不知沈都督以何笑辱祖公!”

“这话讲得好,其实我也不知所恃为何,或是深信此世仍有诸夏英骨广立,姑且一试,无非捐此一身,况且本就羞耻与毁弃冠带、左衽从奴之孽种共戴一天。成功与否,暂且不论,誓不共生而已。”

沈哲子讲到这里,终于放下那空白卷宗,抬头望向高熙:“神州陆沉,群胡环伺于内,华夏危亡之秋,仍有不肖孽种因于奴势妄求非分,痈疽之痛,无暇细诊,唯有忍痛剜割,振奋余烈怒杀胡虏。高君请回吧,听我一言转告乡众,陈光不死,兵戈不止,若欲求生,即刻弃贼。否则,王师刀锋之下,不留活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